LaTeX Stater
LaTeX 是一老牌的排版系統,基本的概念是內容與呈現分離,在撰寫內容時不用管排版(所以你就不會擔心移動圖片一咪咪整份文件就跑版了)。除了排版,LaTeX 還很擅長輸出各種莫名其妙的東西,像是超複雜的數學式、象棋棋譜、化學結構……
在使用 LaTeX 一段時間之後,對它的印象就是加強版的 Markdown(或是說 Markdown 是簡化版的 LaTeX),而且他還有巨集,可以擴展原版沒有提供的功能(就是上面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)。
幾個重點
中文
使用 LaTeX 對大部分人最重要的就是「怎麼打中文」,總不可能打全英文報告吧!要用中文,渲染引擎要用 XLaTeX,然後加上以下設定
(.ttf
可以指向你自己喜歡的中文字型檔)
1
2
3
4
5
6
7
8
9
| \usepackage[CJKmath=true,AutoFakeBold=3,AutoFakeSlant=.2]{xeCJK}
\newCJKfontfamily\Kai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newCJKfontfamily\Hei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newCJKfontfamily\NewMing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usepackage{fontspec}
\setmainfont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setmonofont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XeTeXlinebreaklocale "zh"
|
換行
LaTeX 在換行這個設計和 Markdown 一樣,因為內容與呈現分離,所以你的換行不是真的換行。Markdown 用
(兩個空白),在 LaTeX 是 \\
(兩個反斜線)
巨集與 Package
LaTeX 一個核心概念是巨集,就是函數啦,巨集的開頭是 \
(反斜線),巨集可以自己定義,也可以用 \usepackage{}
載入別人寫好的
overleaf
overleaf 是一個線上編輯 LaTeX 的網站,預裝了幾乎所有寫報告用得到的 packages,而且可以上傳自己的字型、圖片,而且右邊可以顯示產生的 PDF(非即時,按 CTRL-Enter 編譯)。這個網站整體使用體驗還算不錯,該有的功能都有了。
表格
切版
畫 LaTeX 表格最簡單的方式是用 Google Sheet + latexkit,這個外掛可以幫你把跨行、跨欄表格通通弄好,你只需要再調整格線和格式就行了(latexkit 只負責切版)
格線
直線
如果直線你需要兩條,在 \begin{tabular}{|L|L|}
這裡多加幾條 |
就可以了。直線如果遇到跨列的格子會自動跳過,所以你不需要處理
橫線
只需要用 \hline
就可以畫一條橫線。
但是因為橫線遇到跨行的格子不會自動跳過,所以需要特殊處理。可以用 hhline
這個 package,用法很簡單,\hhline{|~|-|=|}
。
~
是不劃線,-
是畫一條線,=
是畫兩條線,而這裡的 |
是在畫兩條線時要畫線中間的直線(你畫兩條線時試試看就知道了)
數學表格
做報告的時候一定會遇到表格裡有數學符號,如果你懶得前後都加 $
的話,可以用以下的方式
1
2
3
4
5
| \newcolumntype{L}{>{$}l<{$}} % math-mode version of "l" column type
\begin{tabular}{|L|L|}
\pi & \tau
\end{tabular}
|
其他
其他零碎的使用方法建議參考 Saintan 的 LaTeX 小教室,裡面寫的非常詳細
符號表
在 LaTeX 打數學式的時候,一定會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符號,可以參考下面兩個網站,可以依序找,第二個因為東西太多了所以會比較難找一點
https://www.overleaf.com/learn/latex/List_of_Greek_letters_and_math_symbols
https://www.caam.rice.edu/~heinken/latex/symbols.pdf
我的 LaTeX 範本
這是我寫物理實驗結報的範本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| \documentclass[12pt,a4paper]{article}
\title{物理實驗結報範本}
\author{學號:X12345678 \\
姓名:XXX \\
第 17 組}
\date{2021-10-08}
\usepackage{amsmath}
\usepackage{mathtools}
\usepackage{graphicx}
\usepackage{array} % for \newcolumntype macro
\newcolumntype{L}{>{$}l<{$}} % math-mode version of "l" column type
\usepackage[utf8]{inputenc}
\usepackage[T1]{fontenc}
\usepackage{textcomp}
\usepackage{gensymb}
\usepackage{multirow}
\usepackage{hhline}
\usepackage{indentfirst}
\usepackage[CJKmath=true,AutoFakeBold=3,AutoFakeSlant=.2]{xeCJK}
\newCJKfontfamily\Kai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newCJKfontfamily\Hei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newCJKfontfamily\NewMing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usepackage{fontspec}
\setmainfont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setmonofont{[jf-openhuninn-1.1.ttf]}
\XeTeXlinebreaklocale "zh"
\begin{document}
\maketitle
\section{簡介}
\section{原始數據}
\section{數據分析}
\section{誤差分析}
\subsection{百分誤差}
\subsection{誤差原因}
\section{結果與討論}
\end{document}
|